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>> 动态 >> 正文

上博“实证中国:崧泽•良渚文明考古特展”开幕,物证文明发展史 焦点消息

来源: 周到上海

继去年“宅兹中国——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”之后,上海博物馆于2023年6月20日起推出“何以中国”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“实证中国:崧泽·良渚文明考古特展”,这是国内首次举办的、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。展览将展至10月8日,跨越整个暑期档和国庆档。

展览现场实物感知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辉煌

“实证中国”展聚焦于距今5800年至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,以崧泽文化、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明第一个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,以考古实证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本次展览汇聚全国19家博物馆、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,其中,90%以上为珍贵文物,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。

展览从古国、稻作、手工业和玉器四大板块入手,带观众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,感知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的辉煌。

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,通过这个展览,我们可以看到5000多年以前,长江下游地区先民已经创造比肩世界的灿烂文明,东亚最早的区域性国家也是在长江下游建立。

现场展品“五王聚会”“三大神器”尽在上博展厅

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,是崧泽和良渚文化的“五王聚会”。来自东山村、凌家滩、反山、良渚古城、福泉山等五个遗址里面最高等级的精品,汇聚在本次展览第一个展厅进行集中呈现,是这五个重要遗址出土的精品第一次相聚。

良渚王的“三大神器”——“琮王”、“钺王”和玉权杖第一次齐聚上海。展品都来自良渚文化的反山遗址,是良渚王的墓葬区,其中以反山12号墓等级最高,里面出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玉琮,重达6.5公斤,还有雕琢了神人兽面像的玉钺,都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。

“琮王”吸引了大家的目光

由于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将于今夏开馆,这样重量级的展品原则上不能出馆。经过反复协商,“琮王”在上博展出20天,7月10日之后,“琮王”就要回到浙江省博物馆。

凌家滩遗址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遗址,它的时间比良渚文化还早,遗址中出土了镇墓兽——一只重达88公斤的石猪,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大、最重、最早的石猪文物。它也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,所以也只能在上海“出差”一个月,观众要看也要趁早。

凌家滩遗址考古发现的石猪

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(右一)在讲解反山遗址出土的玉钺“神王雪糕”让展览可看可吃

展览布展方面也花了不少功夫,布展人员每布置一件文物,都要用手机拍一张照片,看看效果,很多文物在手机中拍出来都像图录一样漂亮,有利于观众拍照打卡发朋友圈。

本次展览的很多展架都是为文物度身定做的,由于制作水平高,提供展品的各地博物馆甚至向上博提出,等展览结束归还文物的时候,最好连展架也一并送给他们。

现场展品

“实证中国”展为免费参观,由于预判本次展览会非常热门,为观看效果考虑,上博从6月20日起恢复预约参观方式,希望观众能提前预约,以获得良好的观展体验。

在文创方面,此次也推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周边产品,其中以“琮王”为元素创作的“神王雪糕”,在上博文创商店里非常抢眼。上博观众餐厅还推出了为本次大展特制的文化套餐,让展览变得可看可吃。

神王雪糕“实证中国:崧泽·良渚文明考古特展”

展览时间:2023.6.20—2023.10.8(周一闭馆,国定节假日除外)

展览地点: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

相关新闻